余欣荣表示,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深化农村改革为新动力,以绿色发展、提质增效、探索机制为方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统筹稳产能、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种植业结构调整:科学引导非优势产区调减玉米
余欣荣: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供求关系得到改善,粮食安全形势是最好的时期之一。但同时也要看到,农业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这个矛盾主要体现在阶段性、结构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从种植业来看,小麦、稻谷口粮品种供求基本平衡,玉米出现了阶段性供大于求;大豆的供求缺口逐渐扩大。同时,棉花、油料、糖料受到资源约束和国际市场的冲击,进口增加。我要特别强调,当前小麦和稻谷供求基本平衡,库存里主要还是玉米比较多。
随着资源环境的约束压力越来越大,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越来越高,产业融合的程度越来越深,国内外市场联动越来越紧,仅仅按照过去的思路还不够,必须把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上议事日程,使现代农业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实现更加稳健、持续、更好地发展。
为此,农业部专门编制了《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对“十三五”时期主要作物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作了总体设计,其目的就是引导各地按照科学的、生态的和可持续的要求,按照功能区的布局,进行科学调整。总体考虑是,保口粮,保谷物,稳定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的自给水平,同时要保障蔬菜的均衡生产供应。
玉米结构调整是此次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调整区域为“镰刀弯”地区。去年下半年,农业部制定并下发了《“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总体思路是,保产能、适当调、产业化。保产能,就是巩固提升优势产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玉米生产能力。适当调,就是适当调减非优势区域特别是“镰刀弯”地区的玉米面积,减法加法一起做,鼓励农民将退出的玉米改种市场需要、效益较好的其他作物。对于适宜的地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好的地区,我们还要强化产能,通过提高单产,来促进玉米生产的健康发展。产业化,玉米是高能量而且产业链很长的农产品,它的后续加工产业链很长,所以我们提出还要以产业的理念来推动玉米的转化,实现农民增收、地方经济能够比较好的发展。
同时,玉米又是养殖业的基本饲料来源,我们通过用它发展畜牧业,发展加工业,这可以形象比喻为,把“粮仓”变为“粮仓”+“肉库”+“奶瓶”+“糖罐”+“燃料箱”,通过系列化、深度化开发,转变为农民增收、地方经济发展的好产业。玉米怎么变成“燃料箱”?因为玉米是生物燃料的好原料,而且前些年我们已经在一些地方布点,正在进行探索。因此,要提升玉米的综合效益,也是这次玉米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在工作部署上,我们把玉米的调减与粮豆轮作和粮改饲试点以及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协同配套,重点就是调减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等“镰刀弯”地区的非优势产区,积极引导农民改种大豆、薯类杂粮、青贮玉米、优质饲草等。
围绕这个目标,农业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是强化组织推动。农业部多次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先后5次派出工作组赴东北、黄淮海等结构调整任务重的区域,督促检查粮豆轮作、粮改饲等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各地层层分解任务,加快推进落实,黑龙江省将玉米调减任务纳入对县市党政主要领导的绩效考核。目前,相关省份已将调减面积落实到县乡。二是强化指导服务。农业部组织专家指导组分区域、分作物制定10多个技术方案,并在关键季节发布。各级农业部门组织近30万名机关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采取蹲点包片、进村入户等形式,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三是强化政策扶持。农业部会同财政部整合32.5亿元资金支持玉米结构调整,重点用于补助发展粮改饲和粮豆轮作,在春播前将资金下拨各地,今年粮改饲试点县由30个增加到100个;配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进一步完善玉米收储政策,积极推进“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改革。
根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各地反映,今年种植结构调整开局良好,一是预计今年玉米意向种植面积调减2000万亩以上。二是大豆面积恢复性增加,预计今年可增加600多万亩。三是市场需求较旺的品种增加较多。四是水稻、小麦等口粮品种保持稳定。
畜牧业结构调整:优化生猪布局 发展草食畜牧业
余欣荣:生产基础比较薄弱,发展方式相对落后,生态环境约束趋紧,是当前畜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畜牧业结构性调整,生猪布局优化和发展草食畜牧业是重点。2015年5月印发了《关于促进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年4月印发了《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总的考虑是,稳生猪、促牛羊、提高资源环境匹配度,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这项工作我们从去年开始就作出部署。
猪肉是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主要肉类品种,为保持生猪生产稳定发展,农业部重点抓三件事,一是优化调整区域布局,2015年11月农业部印发了《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优化调整的指导意见》。二是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要稳定生猪生产,很重要的措施就是推动标准化生产,逐步解决千家万户养猪小规模、易污染的模式。三是推进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以生猪养殖大县为重点,启动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发展生态循环养殖。同时加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加强生猪屠宰的监管。
下一步,农业部将指导并推动地方合理划定适宜养殖区域和禁止养殖区域,在南方水网地区创建100个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和10个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在洞庭湖区开展减畜禽、减水产养殖“两减”试点,为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同时,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支持力度,重点建设粪污处理设施;会同有关部门研究中央和各级财政对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保费进行补贴的办法,逐步在全国生猪养殖大县的规模养殖场、大型养猪企业择机全面实施,以利于熨平“猪周期”。
随着消费结构升级,牛羊肉供给相对不足,大家也很关注。农业部大力推进草食畜牧业的发展,以保障市场的供应。一是搞好规划引领,会同发改委和财政部,发布了《全国牛羊肉发展规划》,现在正在贯彻实施。二是扶持规模养殖。特别是大力推动牛羊规模养殖,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重点解决养殖基础薄弱,饲养方式落后的问题。三是加强草食畜禽种业建设。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加快地方品种改良进程,健全牛羊良种繁育体系,开展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遏制母牛数量下滑趋势。特别要讲到的是,农业部高度重视推动支持各地实施振兴奶业的工作,加快奶业产业现代化,努力提高国产乳制品的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满足国内人民群众的需要。
渔业结构调整:推广健康养殖 开展清洁生产
余欣荣:渔业生产供给市场一直很好,当前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捕捞产能过剩、水域生态环境污染加重,农业部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并进行专题部署。总的思路是,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目标,着力转变养殖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调优区域布局、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配置,促进渔业转型升级。
农业部重点做好如下工作:一是转变水产养殖方式。大力推广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二是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继续组织实施好近海的伏季休渔和长江、珠江禁渔,并将加大力度开展水生生物资源的增殖放流和海洋牧场建设,保护中华鲟、江豚等珍稀濒危水生动物。三是压减捕捞产能。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4次“绝户网”专项清理行动,据统计,全国累计清理违规渔具近60万张(顶)、取缔涉渔“三无”船舶1.6万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接下来,农业部还将推动完善渔业油价补贴政策和其他支持渔业发展的转方式政策,强化渔业资源和水域环境保护,继续大力清理整治“绝户网”和“涉渔三无船舶”,尤其是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流域经济带开发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持续改善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环境。
这次农业结构的调整,更好地体现出中央的五大发展新理念,既能够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又能够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留下一片蓝天、一片绿水,一片优质的耕地,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