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有效指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
中新社记者: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已经公布一个月了,当前正值北方春播的关键时期,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农民想调减玉米,但不知道应该改种什么,不知道农业部如何指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
余欣荣: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及时,反映了农民的心声,也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根据中央的部署安排,今年对玉米收储制度作了改革,由过去的临时收储政策改变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过去为了保护农民,特别是种植玉米的农户的利益,托底收购,由国家来完成;这次是实行市场化收购,但同时为了保护玉米生产者的利益,给予必要的补贴。具体这项政策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玉米的价格充分体现市场形成机制,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另外一个是建立玉米生产者的补贴制度,以保持优势产区农民种植玉米收益基本稳定。所以这项制度公布之后,玉米主产区的地方政府、基层干部加大了宣传力度,和农民群众一起尽可能了解、理解这项政策的意义。尤其是各级农业部门,围绕中央的改革措施,在这次政策调整过程之中,在玉米市场发生变化的过程之中,既要保护好农民种植粮食、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指导非优势区改种其他作物品种,比如说粮豆轮作。
据我们了解,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公布后,像黑龙江四五积温带等地区,正在主动地调减玉米,但部分农民不知道改种什么。这一问题,是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就解决这一问题前面我已讲了三点,除此之外,还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做好规划引导,我们及时下发了《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调整意见。二是强化示范引导,动员农技人员、基层干部,还有一些种植大户、种植能手,率先开展种植结构调整,在技术物资方面尽可能提供好的服务。今年新品种也是提供最及时、最好的年份之一。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农业部4月初就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向社会介绍玉米结构调整的情况,派出了多批工作组到粮食主产区,和基层的干部一道,对农民进行政策宣讲,指导相关技术,提供优质服务。《农民日报》也开辟了专栏,宣传各地玉米结构调整的好经验、好做法。我还要特别提到的是,在政策调整的过程中,很多新闻媒体积极解读,为基层农民特别是种植大户及时了解政策、算好种植经营账,谋划好今年的种植计划,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调结构不能影响谷物特别是口粮安全
农民日报记者:上周农业部刚刚公布了《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请问本轮结构调整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余欣荣: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坚持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具体讲有如下特点:一是突出绿色引领。提出要把握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做到三个效益的统一。二是统筹协调推进。在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区域布局、产业融合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思路、创新措施和创新办法。三是聚焦重点发力。按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突出生物和气候条件的多样性,遵循农业本身规律,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同时又注意到那些非优势区,指导他们发展更适宜的产业和品种。对一些粮食主产区,采取特殊的支持政策,比如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四是打好“组合拳”。做好加法,树立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地开发食物资源。做好减法,立足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调减非优势区生产,调减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减轻环境压力。做好乘法,充分利用光、温、水、气、土和生物资源,改变单一种植模式,建立合理轮作制度,改良土壤、提升地力,统筹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
实施好种植结构调整规划,力争达到“两保、三稳、两协调”的目标。第一,要做到“两保”,即保口粮、保谷物。不能因为调整结构,影响谷物特别是口粮的安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第二,要突出“三稳”,稳定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自给水平,这是我们老百姓需要的日常供给。第三,做好“两协调”。做到蔬菜生产与需求的协调,饲草生产与畜牧养殖的协调。进一步落实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和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抓紧把粮豆轮作、粮改饲等各项补助政策
尽快兑现到户、落实到田
尽快兑现到户、落实到田
新华社记者:现在玉米结构调整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比如说有些农民会担心替代作物的产品在市场上的销路到底好不好,继续种玉米效益怎么样?在这个问题上,农业部有什么措施和考虑?
曾衍德:这也是我们当前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今年农业生产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表现在玉米结构调整有一个好的开局,这是个好的势头,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当然,从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反映的情况看,当前玉米结构调整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担忧”:
一是担忧种植效益难保。大家知道,农民种什么看价格、算效益,什么效益好、挣钱多就种什么。前两年玉米价格好,农民就扩种玉米,东北等主产区调查,大体上玉米亩收益比大豆高200块钱。农民担心改种大豆之后,效益赶不上玉米,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这要靠政策引导,对种豆的农民给予补助。
二是担忧替代作物产品市场难销。我们调减玉米,主要是改种大豆、杂粮杂豆、青贮玉米和优质饲草等作物。大豆是市场化收购,杂粮杂豆市场波动也比较大,青贮玉米与饲草必须种养结合。如果这些产品多了,销售可能困难,价格也可能下来一些。这要靠市场引导,搞好产销衔接。
三是担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性受影响。这些年,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已成为粮食生产的主力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收入预期会下降,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密切关注、积极应对,保护好农民生产积极性。
下一步我们重点要抓好三件事,一是强化宣传引导。目前正值北方春播的高峰期,我们提出要采取多种形式解读玉米收储制度改革重点内容,让农民了解政策的内涵和要求,精细算账、安排结构。近期,各级农业部门组织机关干部和农技人员,包括开展“百乡万户”调查,进村入户,宣讲政策。二是推进政策落实。会同财政等部门,抓紧把粮豆轮作、粮改饲等各项补助政策尽快兑现到户、落实到田。认真落实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科学采价,合理测算,保护农民种豆积极性。三是促进产销衔接。通过举办展销会、博览会等形式,推介杂粮杂豆等特色农产品,扩大市场消费。同时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电商、拓展市场,让产品顺畅销售,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去年粮改饲试点地区农民增收养殖增效
人民网记者: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开展粮改饲试点,据我们了解,去年农业部会同财政部已经在部分省市开展了试点,现在效果怎样?今后如何推进?
马有祥:饲草料对于畜禽养殖的重要性就如同一日三餐对人的重要性。好畜只有吃好草、用好料才能产好奶、产好肉。优质饲草料是畜牧业最基础的基础,优质饲草料供应不足是制约我国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去年,农业部会同财政部在黑龙江、内蒙古等10个省区,选择了30个县开展粮改饲试点,以全株青贮玉米为重点,推进草畜配套。实践证明,粮改饲试点实现了种养双赢的良好效果,既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也是草食畜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举措,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给大家简要报告四组数据:第一,去年粮改饲计划种植150万亩,实际落实了286万亩,收储优质饲草料995万吨,超出了预期目标将近一倍,这说明农民对粮改饲有积极性,对这项政策是拥护的。第二,试点地区的全株青贮玉米平均亩产3.5吨,每吨的收购均价410元钱,一亩地收入是1435元,比种植籽实玉米增收335元,这说明农民增加了收入,得到了实惠。第三,奶牛规模养殖场全面普及全株青贮玉米,成母牛平均单产达到了8吨,生产一吨牛奶节约饲料成本300块钱。乳蛋白等质量指标也有明显提高,肉牛饲喂全株青贮饲料每出栏一头节约饲料成本1000块钱,说明养殖效益提高了。
根据2016年中央1号文件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精神,今年中央财政将加大支持力度,将粮改饲试点范围扩大到了整个“镰刀弯”地区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试点县从30个增加到100个。今年怎么推进呢?我们主要是指导地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归纳为“两个合理确定、两个持续加强”。两个合理确定,一是合理确定粮改饲的面积,坚持以养带种,为养而种,以养定种,合理确定种植规模,确保生产的饲料销得出、用得掉、效益好。二是合理确定粮改饲的品种,坚持因地制宜,合理改种,科学选择种植品种。适合种青贮玉米就种青贮玉米,适合种苜蓿就种苜蓿,要选好品种。两个持续加强,一是持续加强饲草料生产的产业化,坚持以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生产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生产体系,补齐草食畜牧业发展的短板。二是持续加强扶持资金的管理,也就是说要管好用好扶持资金。我们坚持任务到省、资金到省、责任到省,给予地方充分的自主权。同时建立健全监督考核制度,确保用好扶持资金,切实发挥出应有的效应。
积极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打造小康社会主食文化
人民日报记者:调减玉米重点是米改豆、粮改饲,马铃薯也是个替代作物,这个问题大家也都很关心,就是农业部在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有什么新的举措?
余欣荣:现在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消费结构升级,不仅吃饱、吃好,还要吃健康。马铃薯是世界公认的吃饱吃好吃健康的主粮食品,但是因为诸多原因,过去我们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这两年,通过各方面宣传,这个认知越来越为社会所接受,马铃薯产业开发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马铃薯主食产品已经进入了市场,进入了千家万户。
我在这里报一个数字,仅北京每天就有600多家超市在销售马铃薯馒头、面条等主食产品。种植马铃薯的农户也能感受到这两年的价格不错。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了马铃薯是一个健康的食品,由过去停留在副食阶段开始进入到主粮和副食综合利用的阶段。现在中央财政也在加大支持力度,各级政府也将其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
农业部门将进一步因势利导,以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一是加快技术创新。进一步筛选出一批优质、高产、抗逆、综合性状优良、适宜主食加工的新品种,研发马铃薯馒头、面条及不同区域特色产品的配方和工艺。二是推进产业开发。继续抓好马铃薯主食开发试点,降低马铃薯种植、主食加工成本,改善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媒体,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引导健康消费,打造小康社会主食文化。
玉米不会成为“第二个大豆”
中央电视台记者:我们在采访当中注意到,今年玉米已经进行了大幅度调减,原计划调减1000万亩,今年预计会超过这个面积,而且玉米以及它的替代品进口量在不断增加,这样有些人就担心玉米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大豆”?
曾衍德:当前玉米出现了阶段性的供大于求,出现这种情况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基本的是两个:一是国内供给增加。过去12年,玉米面积增加了2.1亿亩,超过同期粮食面积的增加。产量增加了2175亿斤,占同期粮食增量的57%。二是玉米及替代品进口增加。大家都知道,受国内外价差的影响,近年来玉米及替代品的进口量逐渐增加。去年进口玉米470多万吨,同比增长82%。同时,高粱、大麦等替代品种进口比较多,去年进口了高粱1070万吨、大麦107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5%和98%。此外,进口了部分木薯和玉米酒糟,玉米产量增加和国外进口增加“双碰头”,导致库存增加较多。
玉米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大豆”?要从两方面看,从短期看,玉米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应主动调减玉米,减轻库存压力。从长期看,玉米作为能量饲料和加工原料,是需求增量较多的品种,应该稳定发展。
我们认为,玉米不会成为“第二个大豆”,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判断:一是玉米作为重要的谷物品种,是要保的。中央明确提出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也鲜明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这表明,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是要必保的,玉米作为重要的谷物品种和能量饲料,也要保持稳定的自给水平,这是战略决定的。尽管当前玉米出现阶段性的供大于求,需要适当调减,但如果玉米生产出现大幅度下滑,一旦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会有许多政策手段,保持玉米生产稳定发展。
二是当前调减的是非优势区,影响有限。刚才余部长讲了,我们这一轮的调整是在巩固优势产区的同时,适当调减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干旱区和西南石漠化区等,我们叫“镰刀弯”地区的非优势产区,这一区域的调减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是有限的。
三是有贸易调控手段,能起到作用。根据入世承诺,我们对大豆进口未设配额限制,实行单一关税管理,进口关税3%。而玉米实行配额管理,配额总量720万吨,配额内关税是1%,配额外关税是65%。这些年,我国玉米每年实际进口量都在配额以内,主要是替代产品进口增加较多。此外,我们应该看到,世界大豆贸易量有1.17亿吨,高于我国大豆消费量,进口货源是充足的;而世界玉米贸易量只有1.2亿吨左右,仅占我国玉米消费量的60%左右。我们常说一句话,如果石油价格涨到一定水平以上,相当部分的玉米就会转化为燃料乙醇,玉米供应量就会减少。所以,大量进口是不现实的。
我们还要看到,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实现“藏粮于地”。可以讲,我们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有信心的,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是能够做到的。
让我国水产品养出来、卖出去、吃起来
经济日报记者:水产品是我们餐桌上的一道硬菜,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这道硬菜的消费越来越多,质量效果也越来越高,请问如何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水产品消费需求,保障水产品的市场供应?
赵兴武:常言道,“无鱼不成席”。我国水产品率先实现了市场化改革,三十年来,渔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早已解决了吃鱼难。2015年全国水产品总量达到6690万吨,水产品人均占有量48.65公斤,为城乡居民提供了1/3的优质蛋白。众所周知,目前水产品市场供给充足,四大家鱼等传统水产品供给过剩,有的甚至压塘严重,渔业进入了卖鱼难的新常态,面临产品结构优化、消费水平升级的新问题。我们正在大力推进渔业转型升级,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不断优化水产品生产结构,不断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需要,简单地说,就是要养出来、卖出去、吃起来。
养出来,就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养殖结构优化,鼓励渔民多养生态鱼、多养适销对路的鱼,增加优质安全水产品生产,调减过剩的大路货品种,减少无效供给,让优质鱼虾蟹贝走进百姓家,成为家常菜。卖出去,就是要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加强品牌创建,打造一批区域性、全国性知名品牌,鼓励水产品流通渠道创新,支持开展水产品信贷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借助互联网发展电商、网络销售等,推动优质水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营房、进家庭。吃起来,就是支持发展水产品加工,加强方便快捷水产品加工研究,促进初级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协调发展,让吃鱼变得更方便、更省事、更省时、更便捷、更时尚,推进吃鱼革命。概括起来就是养鱼、卖鱼、吃鱼,以吃促养,以卖助养,以加助吃,以养保吃。
总之,就是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渔业不断向产业链和价格链高端延伸,生产出更多质优价廉的水产品,让人民群众吃上绿色、放心、安全的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