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值最高达4.5万元
农民种植收入占比超过80%
从名不见经传到西南知名主产区
初冬之际,新鲜水果早已销声匿迹,而冬草莓却正当其时,成为市场宠儿,受到消费者喜爱,收购商热捧。
简阳,全国知名的冬草莓产地,从试点种植到平均亩产值超2万元,从品种引进,到规模1万亩、成为全国主产区之一,从内部消化到远销国内外……自1996年至今的近20年发展,冬草莓在此,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如燎原之势,迅速扩张,在雄州大地,书写出一个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的产业奇迹。
是什么力量成就了这里的奇迹?在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这里又经历了怎样的嬗变?面对未来,冬草莓又该如何规划和定位?
近日,记者走进简阳,揭开了这段农业传奇的神秘面纱。
莓市初探
效益凸显:需求旺盛市场供不应求 种草莓成农民增收致富主渠道
“刚摘下来的巧克力味草莓,一口价15元/斤,一小时后,送到成都市场,零售最低也要25元/斤。”11月24日上午,在简阳市石板凳镇莲花村草莓交易点,村支书徐天全带着村民和收购商做起了生意,中间商是来自成都的水果贩子,需求量大,且是老熟人,最后徐天全同意将现场的巧克力味草莓以14元/斤的优惠价卖出。
与这边热闹的草莓交易不同,10米开外的民房中,来自双流县的经济人李敏正忙着给草莓分类打包。
“赶快分类包装,否则赶不上下午的航班了,”李敏一边催促着工人加快工作进度,一边告诉记者,10月下旬冬草莓上市以来,便供不应求,为了抢得好品质的草莓,她早早来到石板凳镇,租住房屋,聘请了专业工人,蹲点收购,目前已开工了一个多月,每天要收购2千余斤,收购当晚便通过空运送往各大城市,次日,简阳冬草莓便出现在各大超市中。
“今年我们总共种植了100余亩冬草莓,但收购商就来了4家,大家争相收购草莓,抬高了价格,兜底了农民利益,解决了草莓销路。”徐天全告诉记者,该村留守的村民大多以种植冬草莓为生,今年普通草莓收购价高达8元/斤,特色优质草莓收购价还要翻番,火热的行情让村民们在今年又赚了一笔。
石板凳镇和临近的草池镇是简阳冬草莓的主要产区,两镇的草莓种植占到全市的80%。
“全镇1/4的农民都在种植草莓,每亩最高收益4万元,平均收益2.5万元,草莓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80%。”草池镇副镇长毛刚告诉记者,草莓的种植效益是传统种植业的十倍以上,草莓产业的兴起,改变了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无论再偏远的农村,只要农民种两年草莓就能盖新楼、买家电,留守在家的老人只需要种植三亩地,一年的平均产值也有6万元,轻松赶上一个精壮劳动力在外务工的收入。
草莓溯源
从无到有:最早一批苗子从邻县引进 试种成功后催生种植热潮
冬草莓,对简阳而言,是舶来品,最早一批苗子,来自民间从邻县的引进。
草池镇永逸村,简阳冬草莓的发源地,该村二组的曾宜贵便是当年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做梦也没想到,当年几家人引进的草莓苗子会如此茁壮成长,形成现在的规模,也没想到,一株小小的草莓,最后竟成了村民们增收致富的主渠道,并改写了当地的农业产业形态。
曾宜贵向记者回忆,大约是1996年的夏天,邻居从邻县的亲戚家带回几十株草莓苗子,他们几家人分别种在田里,最初的一年,不懂技术,草莓不结果,第二年,他们吸取了教训,试种成功,从此草莓种植一传十,十传百,成了农民的一个副业。
彼时彼刻,永逸村农民的实践与当地镇政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助推农民增收致富的规划不谋而合,随后政府介入,带领当地农民赴邻县取经,并大批引入草莓苗,在永逸村大范围试种。
“草莓富含维生素C、果胶及纤维素,素有水果皇后之称,国内外市场需求极大,再加上冬草莓上市在新鲜水果较为缺乏的冬季,故其价值高,需求大。”简阳市农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冬草莓从移栽到出第一批果只需2个月,投资见效快,农民种植积极性高,再加上近年来政府的引导扶持和中间商的积极介入,解决了销售难题,因此产业规模得到了迅猛发展,也成就了如今的农业传奇。
据悉,目前简阳地区草莓的主栽品种为日本丰香,有少量红艳、章姬等优良品种种植,以天地双模小拱棚的半促成栽培方式,实行“稻(玉)-莓轮(套)作”栽培模式,今年全市种植面积达1万亩,预计产量1.3万吨,实现亩产约1300公斤,平均亩产值近2万元,最高亩产值可达4.5万元,莓农种植热情空前高涨,其规模有继续扩大之势。
产业观察
从有到优:科学布局 十里莓廊连点成线 一三产业联动引爆草莓经济
从民间探索种植到全面开花,形成种植气候,在过去的几年,简阳冬草莓迎来了种植面积的爆发式增长,也迎来了系统的规划和布局。
伴随草莓种植面积的扩大,新兴的农业产业对市场打造,品牌包装,技术指导等一系列工作提出了要求,简阳农业人开始思考,该以何种方式,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种植统一起来?
答案是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建设连点成线的园区,提供统一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提升区域品牌的知名度……
思路明晰,大手笔的规划建设随之而来,简阳冬草莓开始了从有到优的跨越。
“打开简阳地图,石板凳和草池以及周边的草莓种植基地刚好形成一条环线,结合紧邻成都的优势和三岔湖旅游产业的打造,以草莓为主题的旅游带也在此连点成线。”11月30日,简阳市农业局负责人拿着地图告诉记者,这条草莓环线便是俗称的“十里莓廊”。
据悉,这条环线以石板凳莲花村、草池镇永逸村、白马村为核心,点片相连,面积约1万亩,种植面积占全市草莓面积的80%以上。环线的基地以草莓采摘为吸引,为简阳市区,乃至成都的市民提供乡村旅游休闲服务,让农民做农业的事,更赚旅游的钱。
“示范区内培育了一批龙头专业合作社,形成了草莓生产物资供应商-草莓种植专业户-草莓收购加工包装专业户-草莓营销专业户紧密相连的农业产业集群。”简阳市农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园区的建设和打造,目前简阳冬草莓成功实现了远销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哈尔滨等全国20个大中小城市,出口俄罗斯、泰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深得消费者的好评,同时还获得了“优质草莓生产基地”称号和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并通过了国家级冬草莓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验收;近年来,当地连续多届冬草莓节的举办,更增加了此处的知名度。
走向未来
从优到强:抢抓机遇升级产业 做大做强成就天府新区绿色明珠
时 间 指 针 走 向2015,天府新区规划和新机场建设项目与简阳这片土地形成了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新的机遇眷顾着简阳,也影响着冬草莓这个特殊的农业产业。
石板凳和草池镇是新机场建设的主要区域,未来,这里将成为简阳临港经济发展的前沿,如何处理农业与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关系,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另一方面,冬草莓历经近20年的种植,也面临着品种单一,品种抗逆性下降,连作障碍严重,病虫害发生严重,品质产量下降等问题,空前的机遇和挑战把简阳冬草莓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时期。
“我们的办法是提质增效,科学布局,统一规划,打造品牌。”简阳市农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当前的现实,简阳正着手实施一整套冬草莓扩面体质增效的转型升级战略。
当前,简阳正按照天府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现代绿色都市农业发展要求,以“核心区+示范区”为科技示范载体,实施现代农业东移战略,扩大冬草莓辐射范围;开展草莓优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应用,提高良种比例,实现品种更新换代;开展配套新技术的集成创新和推广,促进草莓生产技术全面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打造绿色品牌,延长产业链,拓展草莓产品市场……
目前,简阳冬草莓的种植面积正从局部范围向全市整体推进,一批现代种植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品种试种成功后争相上市,统一的简阳冬草莓品牌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草莓精深加工产业也悄然兴起……2015年,简阳冬草莓种植面积已达到1万亩,预计产量1.3万吨;2017年冬草莓种植面积和产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翻番;到2020年,种植面积将扩展至3万亩,产量将增加至4万吨,届时,以草莓为主的现代绿色都市农业将成为天府新区版图中一颗最为闪亮的绿色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