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5年,内蒙古畜牧业各项事业建设取得突出成效,产业呈现整体实力持续壮大、生产方式加快转变、结构布局不断优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的主要特点,乳、肉、绒等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历史性新的跨越。
1、产业基础做大做强实现新突破。2015年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达到1.36亿头只,连续5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比“十一五”末增加2787万头只,增长25.8%,年均增长4.7%,羊存栏连续两年突破1亿只。
2、优势畜产品产能持续稳步增长。牛奶、羊肉、绒毛产量多年来保持全国首位。预计2015年全区肉类、禽蛋、羊毛、羊绒产量分别可达270万吨、54.6万吨、13.5万吨和8324.7万吨,比“十一五”末增长24.5万吨、4.2万吨、1.5万吨和220.7吨,增幅达到10%、8.3%、12.5%和2.7%。
3、畜牧良种供给保障能力显着增强。到2015年,全区种羊场达到362个,具备年提供15万只种公羊的生产能力;经区内纯繁培育,引进品种种羊供种能力达到5万只,基本可以满足区内用种需求。种公牛站发展到5家,年优质冻精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剂。
4、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明显提高。牧区过冬畜每个羊单位暖棚面积达到1.1平方米,仔畜成活率超过98%。预计到2015年末,全区肉羊年出栏100只以上规模养殖水平可达67.9%,奶牛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水平可达80.5%。
5、绿色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优势基地生产的牛奶、牛肉、羊肉已占全区总产量的89%、72%和83%。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达到111处、牲畜总量2200万头只,其中肉羊占到85%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区内生产的牛奶85%以上销往全国各地,京津地区54%的优质牛羊肉产品来自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