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国春是公主岭市秦家屯镇北大榆树村人,在农村生活了四十多年的他,一直安安分分守着自己的20亩农田过日子。虽然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经营管理能力,也懂一些农业科学技术,但总觉得有劲没处使,想要在农村这片广袤的天地发挥才干的梦想却只能暗暗埋在心里。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原以为遥不可及的梦想今年3月竟变成了现实。
今年3月初,几位秦家屯镇工商分局的同志主动登门,找到了于国春,中央文件精神和工商的扶持政策让他眼前一亮:工商登记注册不用花一分钱,自家的房屋可以作为农场办公场所,土地流转够50亩地就能登记注册,成为农场主大干一番的梦想不再是遥不可及。于国春马上行动,在工商部门的鼓励扶持帮助下与村里的农户签订了500多亩的土地流转合同。3月8日,于国春拿到了吉林省第一个以个体工商户为企业形式的新型市场主体公主岭市秦家屯春丰家庭农场的营业执照,几天的时间就成了名符其实的农场主。
日前,记者随市工商局的同志一道实地探访了秦家屯春丰家庭农场。
当我们的车队赶到北大榆树村时已近中午,于国春早早地等在门口,看到车队的到来,这位新农场主显得非常高兴。“公主岭市秦家屯镇春丰家庭农场”的牌子高高地挂在大门上,显得异常醒目。踏进这所并不算太起眼的农家小院,几辆停在院子里的崭新的拖拉机让记者眼前一亮。“以前家里土地少,用大型农机成本太高,家庭农场成立后,有了使用机械生产的条件,因此新购进了几台农机。”于国春说,“前几天又新订制了一台价值30多万元的大型联合收割机,一次能整四根垄,500亩地有十几天就能完成,效率有了成倍的提高。”
于国春家的房子成了家庭农场的办公场所,四间房子分别被改成了场长室、财会室、技术室和后勤室。于国春介绍,家庭农场成立后,他们迅速召开了家庭会议,针对工作职能和个人的特长进行分工。于国春自己负责组织生产、选种、买肥、联系销售等,妻子陈牟岩负责财务、后勤,大哥于国富负责农机作业和机器维修,两个侄子负责耕种和田间管理。我们在后勤室见到了正在忙活着做饭的陈牟岩,说起自己的分工,陈牟岩显得很开心:自己成了财务负责人,感觉像白领一样,以后还得多上网学习财务知识,不能只是围着灶台转了,怎么做账,怎么做好后勤管理对于自己来说还是个不小的挑战。“以前种地是小打小闹,现在是规模化、企业化了,管理上也得随着变,既然家庭农场是以企业的形式经营,进行分工就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这样不仅显得很有条理,做起事情来也能大大提高效率,使工作成为一条线。自己家人一起干活,肯定也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于国春说。
于国春是北大榆树村书记,在村里有一定威信,大伙儿信得过他,又听工商部门介绍了家庭农场的详细情况,都踊跃将自家地承包给了于国春。郑继岩是北大榆树村人,把自家的10亩地包给于国春后,他和许多村民一起进城做了瓦工。由于郑继岩手艺好,工作又勤奋,每天工资能拿180——200元,每年能挣五六万元,加上每年的包地款13000元,收入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改观。很多包地给于国春的农民和郑继岩一样进城务工,收入上来了,大家对家庭农场十分支持。
“中央1号文件圆了我的农场主梦,更圆了我的致富梦,今年初步估计年收入将超过20万元。都在说中国梦,我的梦想就是多包地、多打粮,扩大种植规模,让村里更多的农户从土地里解放出来,安心外出务工增收致富。”谈到自己的梦想,于国春满怀憧憬。
按照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这个路子走下去,四平农业现代化前景可期,四平城镇化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