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松原市是农业大市,是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现有耕地125.9万公顷,每年粮食播种面积都在100万公顷左右。2013年松原市粮食产量已达到150亿斤,占吉林省粮食总产量约1/5,正向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迈进。近年来,人民银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现代农业的信贷投入,松原县从农村金融机构种类、信贷投入总量等各方面均大幅度提高。
松原市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有传统型的农发行、农行、农信社等。其中农信社在乡镇设有网点100余个,农行在乡镇设有网点20余个。另外,还有新型的村镇银行3家、农商行1家及小额贷款公司40余家。2014年2月末,全市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36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0%,占贷款总量的66.5%,比上年提高了11.2个百分点。3家村镇银行各项贷款余额达3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农商行各项贷款余额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1%;小额贷款公司各项贷款余额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2%。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60%用于支持农业,涉农贷款总量达到30亿元。
然而,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土地经营集约化、农业产业化成为其显著特点。涉农企业和规模种养户根据产业性质、经营能力的不同,资金缺口额度不等,有的甚至上百万元、上千万元,而现有小额农贷达到单笔金额较低,且期限较短,难以满足现代农业资金需求。
为了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金融机构需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协调,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有效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需求;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市、县两级财政要逐年增加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资金,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进一步完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良种补贴政策以及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
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贴近基层、贴近农户的“三农”服务主力军作用;进一步挖掘农业发展银行支农政策性职能的作用,推动其向农业基础设施、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改造等方面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力推进农行“三农事业部”改革,加大县域农行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减少资金闲置或大量上存,使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切实发挥作用;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激发民间资金进入现代农业领域。加大政策性涉农保险业务覆盖范围,鼓励创新发展商业性涉农保险业务,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积极拓宽农田水利建设的抵押担保方式,探索以土地使用权、水利项目未来经营收益权、大型水利设备等作为抵押物发放贷款。推动金融机构制定专项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信贷产品。健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发放土地经营权抵押、大型农机具抵押和应收账款抵押贷款及信用贷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