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现代农业绘就崭新图景。在巨野县,数字化手段正深刻改变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一幅科技感十足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走进巨野县龙堌镇蓝莓数字产业园,金属大罐与智能管线交错林立,电控机柜信号闪烁,8万株蓝莓在“数字大脑”的精准调控下茁壮生长。通过远程操控,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一目了然,科技让农业管理更精准高效。
巨野县龙堌龙麟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园技术管理员张明泽:“掏出遥控器轻点按钮,就能实时查看每座大棚的环境参数,从而进行下一步农事。这套数字系统就像一位24小时在线的农业专家,指导我们科学种植。”
数字化不仅提升了农产品品质,更带动了农民增收。蓝莓产业园通过错峰上市策略,年收益预计超亿元,并为周边农民创造700余万元收入。与此同时,在巨野县柳林镇智慧农业示范区,“四情监测站”正将传统农谚转化为数据语言,1.7万农户都迈进了‘云种田’时代。
巨野县柳林镇种粮大户陈志良:“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靠科技!通过这个屏幕,就能看到土壤湿度、气温、虫情,小麦亩均节水50%、节肥30%。”
柳林镇党委副书记邓雪岩:“作为基层党委政府,我们始终把‘科技赋能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下一步,以“云端种田”为新起点,推动卫星遥感、智能灌溉等技术与高标准农田深度融合,让现代农业技术扎根田间地头,让每一粒麦子都饱含科技含量。”
在巨野县田庄镇的麦田上空,植保无人机轰鸣盘旋,飞手彭长长与他的合作社同事每人操控1台设备,日作业量达1200亩。数字技术催生的“飞手”“数字田管家”等新职业,为乡村注入了活力。
巨野县田庄镇植保无人机飞手彭长长:“过去扛药筒,现在握遥控。新技术、新农具让我年收入超10万元,这活儿既高效又有成就感!”
目前,巨野县已建成15处农民实训基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万人。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正推动农业从“面朝黄土”向“智慧种田”跨越。
巨野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邹爱芝:“我们通过科技赋能,让农民懂技术、善经营。这支新农人队伍,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巨野电视台记者: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