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华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安徽广德:农业创新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3-20    来源:金台资讯    资讯整理:华农网        
导读

春回大地,广德市升平街道团山村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鲜活画卷,处处涌动着生机与希望,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崭新篇章正于此间铺陈。伴随着盎然春意,田间地头满是热火朝天的春耕景象。绵绵春雨淅淅沥沥,恰似大自然馈赠的甘露,为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带来丰沛润泽,农户们瞅准时机趁雨追肥,为即将来临的收获季筑牢根基。

春回大地,广德市升平街道团山村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鲜活画卷,处处涌动着生机与希望,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崭新篇章正于此间铺陈。


伴随着盎然春意,田间地头满是热火朝天的春耕景象。绵绵春雨淅淅沥沥,恰似大自然馈赠的甘露,为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带来丰沛润泽,农户们瞅准时机趁雨追肥,为即将来临的收获季筑牢根基。


在戈村中心村庄的育秧大棚内,张德木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铺盘作业。这批稻种可不一般,是今年首次尝试种植的再生稻,3月8日便开启育种流程。从选种、浸种、晾种到育种,全程采用“机械+人工”的高效协作模式,借助先进育秧流水线制作秧盘,每个环节都精准无误,尽显现代农业的专业与高效,为新一年农业生产开了个漂亮的好头。据悉,这批早稻计划种植面积达200亩,4月中旬将会移栽田里。


在团山村,科学种田早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张德木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今年,他勇挑重担,承包了275亩冬闲田,种上小麦与油菜,摇身一变成了全村春耕生产的“排头兵”。望着眼前那片绿意葱茏的麦田,张德木眼中满是丰收的憧憬,他信心满满地预计,今年小麦亩产有望突破1000斤大关。


自2014年5月7日团山村农兴水稻种植家庭农场成立以来,张德木便一头扎进农业领域,全心全意为周边群众提供高品质农产品,还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积累的种植经验。张德木的视野远不止于自家农田。在水稻种植全程,他积极拥抱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艺,引入有机控制平衡施肥技术,从播种到收割实现全程机械化管理,田间管理精细入微。凭借这般科学高效的运作,水稻平均亩产高达1200斤,成绩相当亮眼。去年,他还新建烘干储存厂房,一举攻克农产品销售与储存的难题。


在张德木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投身规模种植,全村春耕生产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大步迈进。2024年,村里首次尝试种植茭白,一口气引进三个品种开展试种。目前,茭白亩产量已稳定在2500斤左右,不仅为周边近100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更为乡村振兴注入全新活力,有力推动乡村发展进程。


此外,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村里孕育出众多优质茶叶。安徽吉桐茶叶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当地茶产业的龙头企业,流转村内800多亩茶园进行有机化改造,始终秉持茶园科学化管理与无公害种植理念。运用无人机巡视茶场、喷洒农药等现代化手段,搭配精湛制茶工艺,构建起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成熟运营模式。与此同时,公司积极为当地茶农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带动周边农民投身茶叶种植,有力推动本地茶产业蓬勃发展。


团山村党委书记郭志凯满怀豪情地表示,未来团山村将紧紧围绕“竹山茶海、稻梦团山”的发展定位,构建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生产基地为基础、加工企业为支撑、优势产品为亮点的特色农业产业化新格局。通过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让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一步步变为现实。


如今,团山村正沿着农业产业化道路稳步前行,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未来前景无限光明。

 
(文/华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华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华农网-https://www.huanongwang.com/news/show-2184.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services@huanongwang.com。
0相关评论
 

华农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2024 HuaNongWa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关键词:华农网|农业资讯|农网中国|农业信息|农业行情|公益农业|农业批发|农业供求|农业门户网|中国农业网|中国华农网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