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哈尔滨9月14日消息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共青农场立足区位优势和农业资源禀赋,肩负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重任,积极融入北大荒振兴发展新模式,努力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共青力量。
聚焦主责主业,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紧紧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累计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35.89万亩,占耕地的65.6%。持续推进农机更新和农业新技术应用,目前农机保有量达到3857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8万千瓦时。2023年大力推广卫星平地、插秧机辅助直行系统等新机械,投资740万元更新农机具189台套。投资851万元,打造集农情观测、新技术集成、智慧农业展示、“三研”培训现场教学为一体的高标准水稻园区。
立足“双母子品牌”,推进营销体系建设。积极背书“北大荒”和“北国宝泉47度”品牌,遴选出更多产品入选集团产品榜单。广泛开展直播带货和网络营销,在田间地头开展主题直播15场,常态化直播120场。线下以绿色智慧厨房为依托,在萝北一大型超市开设特色农产品专柜,在江西共青城市开设“北共青”生活优选超市,将“北共青”优质农产品引入江西,试营业期间销售额达18万元。截至8月底,农场有限公司线上线下总营销额达390万元。
构建“农商文旅”协同体系,推进“三研”培训产业发展。发挥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作用,链接黑龙江省内外中小学生开展研学;对接黑龙江省内外高校老师、学生开展政治研修;承接企事业单位开展以拓展训练为主要内容的研训,努力打造全团、全国最具特色的研学、研训、研修“三研”培训品牌,设计涵盖垦荒精神宣讲、农事体验实践等旅游线路,以文旅带动为契机,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已承办各类培训班34期,实现培训营收230余万元。
构建“农商文旅”协同体系,推进“三研”培训产业发展(央广网发吕世达摄)
赋能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职工增收致富。落实投入品统供、农产品统营,确保生产资料质优价廉、安全高效、绿色环保,实现了质量安全源头可控可追溯。加强垦地融合发展,打造两处千亩全程托管核心示范地块。黑龙江省外在共青城市泽权乡涂山村选定304亩水田进行全程托管示范,辐射周边1000亩以上单环节托管服务,通过展示AB点辅助插秧、无人机植保等技术,示范解决当地机插率不高、种植标准低等难题。2023年,完成黑龙江省内外全程托管和环节托管面积21.97万亩次,预计全程托管土地实现亩增产100斤以上。
下一步,共青农场将持续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立足全过程标准化种植、全面积智能化管控、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充分发挥绿色有机资源优势,做实“北大荒”“北国宝泉47度”优质农产品营销基地,做优“北共青”系列农产品品牌,做强文化旅游品牌,实现农商文旅业态融合发展。
持续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继续加强节水、节地、节肥、节药等新技术集成应用,推广精准施肥、侧深施肥等20项新技术。不断扩大高标准种植示范点建设规模,持续推进“两横三纵”高标准农业示范带打造。继续加大无人智慧农业建设力度,在推广应用十一项智能化技术基础上,构建综合智能化农场数字农业平台,持续推进现代化机械更新,计划投资1000万元更新农机具190台套,加速智能型农机替代步伐,加快提升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水平。坚持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抓好黑龙江省内省外试点建设,在2023年取得较好成效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一场带一乡”服务模式,加大土地全程托管面积,打造土地托管合作标杆,将北大荒先进的农业模式强力输出,不断增强辐射带动周边能力,共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乡村振兴的目标。
持续推进品牌营销。积极融入集团“食品集团+产业公司+基地农场”发展格局,强化“双母子品牌”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产品渠道覆盖力。全力发展线下传统、现代、大客户、自有和展会市场5个渠道建设,灵活运用大数据思维,梳理订单客户、意向客户以及产品批发商和渠道商,建立有效联络机制。强化线上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三个电商渠道建设,坚持“全民营销”策略,不断拓宽营销渠道。深化“南北共建”合作,以北共青生活优选超市为突破口,加大“北共青”品牌在江西、赣鄂湘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实现“集全域、卖全国”的预期目标。
持续发展“三研”培训产业。依托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全国团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黑龙江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中小学生研学营地等为载体,推进青年志愿垦荒文化与培训、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投资149万元建设“三研”培训基地项目,打造以青年志愿垦荒精神为主题的拓展训练区。对标一流培训机构,做强中小学生“五色”研学、高校师生“三个体系”研修、企事业单位“8+1”研训等培训项目。加强宝泉岭区域内各类资源共享,打造以“现代农业+绿色产品+红色文化+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开辟土地外增收的新路径,高质量构建农商文旅协同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