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出口10吨。3月16日,捏着刚在北美水产品博览会上收获的鱼子酱订单,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法人李军难掩激动。坐拥世界第二、全球12%鱼子酱产能,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今年的出货量有望达到60吨,再创新高。
希望,不止于“川字号”特色产业扬帆出海。
三月春意浓,巴蜀大地,由南至北上演耕种劳作繁忙景象。近期在成都举行的2023年省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上,四川建设农业强省的方向、重点任务等首次公布。
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四川高位部署、全力推动、重点突破、创新谋变,不断筑牢“天府粮仓”、擦亮“金字招牌”,推动农业大省由大图强,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压舱石”持续筑牢,领袖的战略擘画正在巴蜀大地上加速转变为美好的现实。
牢记嘱托
把领袖的指示要求转化为农业大省的担当作为
四次——这是过去五年,四川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的次数。
在全国农业版图上,四川农业大省的地位被这样标注: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和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常年出栏生猪6000万头、占全国十分之一,号称“粮猪安天下”。目前,全省共有15个农产品产量居全国首位,是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的战略基地。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何不负嘱托、不辱使命?省委明确,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以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四川现代化建设根基。
行动快。去年6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第二天,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会议指出,要领会把握总书记对“三农”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严格措施保护好耕地,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出更大贡献。
摆位高。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绘制了四川现代化建设新蓝图,作出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统揽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部署,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被摆在突出位置。随后,省委、省政府印发《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
一个细节值得留意:2月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兔年春节后首场新闻发布会,便聚焦解读四川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规划图”。
思路清。今年2月13日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王晓晖指出,建设农业强省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重点要实现粮食安全和食物供给保障能力强、农业基础强、科技装备强、经营服务强、抗风险能力强、质量效益好和竞争力强的目标。
聚焦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转化为全省上下共同奋斗的“施工图”、推动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四川全面吹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省的“冲锋号”。
头等大事
“五良融合”助力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3月21日,成都市邛崃市固驿街道花园村种粮大户周家林正忙着指挥工人们使用新设备育秧。今年大春,周家林打算将水稻种植面积扩展至2100亩,比上一年度增加近10%。
扩种的不只是周家林。这个春天,泸州市泸县兆雅镇种粮大户薛世兰,同样备足即将扩种的400亩水稻所需的种子和化肥。
田坎阡陌间的扩面增产,是省委、省政府在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开局起步之年抓好全省“三农”工作“头等大事”的具体作为。这个春天,力求“多产粮”“产好粮”,四川坚定把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摆在“三农”工作首要位置,打出一系列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的“组合拳”。
“拳法”,从下达“硬任务”开始。年初,四川全面细化年度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任务书”:年内完成粮食播种面积9500万亩,全年实现粮食产量715亿斤。省级层面明确,任务必须足额交账,并将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
谷非地不生。先有天府良田,才有天府粮仓。四川把守牢建好天府良田列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首要任务,统筹推进“良田”保数量与提质量。
保数量,重在层层传导耕地保护责任。去年起四川全面建立田长制,明确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出任同级“田长”;明确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破坏耕地终身追责全面制度化,力求耕地保护“长牙齿”的措施常态化。
提质量,指向是将永久基本农田逐步建成高标准农田。对照目标,四川年初就将425万亩建设任务足额带位置下达至具体地块。此前,四川相关工作已连续4年获农业农村部表彰。
还要“挖潜力”。立足省情农情,四川确定向技术要粮和向政策要粮两大思路,一手打造省级种业龙头、加快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建设、集成攻关农机农具、有序扩大再生稻蓄留面积,用良种、良机、良法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贡献率;一手提升种粮大户补贴标准、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面,用良制为农户种粮送上“定心丸”。
“组合拳”促巴蜀大地澎湃粮食稳产增产的强大动能。去年,借助“五良融合”,四川粮食产量达702.1亿斤,在极端高温干旱天气“烤”验下交出高分答卷。
加快蝶变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跑出“加速度”
四川是农业大省,农村生活着数千万老乡。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如何让农业农村“赶上趟”?
把产业发展这个乡村振兴根基牢牢扭住。聚焦把“土特产”做出“大文章”,四川以做大做强做优“川字号”特色产业为抓手,不断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推动农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布局,要兼顾国家战略和资源禀赋。立足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共同规划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国家优质粮油保障基地、打造国家重要的生猪生产基地等。依据气候、光热等条件,依次划定五大经济区优势特色产业主攻方向。
抓手,要从明确载体平台入手。总结经验做法,四川选择把现代农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作为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全省累计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园区1500家以上,布局国家级产业集群4个。
载体明确、体系加快构建,四川“土特产”文章越做越大。川茶综合产值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川猪、川粮油、川菜、川果等在全国产业版图上的位势不断增强。
“天府菜油”的故事很有代表。这个2018年起步打造的川油省级区域公共品牌,引领四川油菜种植面积和菜油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川油产值连年跑出两位数增速,赢得“菜油看四川”的美誉。
产业筑基,四川乡村更和美更宜居。——借助“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五年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蜀乡颜值进一步提升。目前,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1%,行政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分别达65.6%、98%以上。
——四川在全国率先完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省级立法,并先后公布两批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全面启动实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和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道德讲堂、文化礼堂遍地开花。
——近年来,全省回引优秀农民工村干部1.4万余人,农村教师、医生、农技人员、高素质农民正在加速聚集。
有颜值也有内涵,有活力更有财气。去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近6000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672元、同比增长6.2%,继续跑赢全国农民收入增速。
一幅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景图”,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