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华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精准发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23    资讯整理:华农网        
  守住三条底线做好“七个化”
 
  破解制约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这一“病根”,就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笔者建议从七个“化”方面下好功夫:
 
  一是现代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方向,应该是推动农业向着现代化方向迈进,推动传统农业能够真正向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转型。当然,农业现代化不是一句空话,需要通过农业科技化、信息化、产业化、组织化、高素质农业劳动力,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施策得以实现。
 
  二是科技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推进科技创新,进一步增加农业增长的技术含量,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目前来看,针对全国面广、量大、分散的农户,需要制定完善科技兴农、科教强农的政策体系,也需要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三是信息化。由于农产品生产周期比较长,受自然条件影响比较大,农业还不可能摆脱“靠天吃饭”景象,再加上千家万户农民直接面对大市场,难免会顾此失彼。因此,各级农业部门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向广大农民提供必要的、及时的、精准的农产品市场信息。
 
  四是市场化。实践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好的农业政策都应该以市场化为导向,尤其是农产品价格同样需要推进市场化进程。例如,今年我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体现出了“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保障农民合理收益”的基本原则和改革取向,把市场机制、补贴政策、农民利益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化解玉米困局。
 
  五是组织化。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和效益,也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农业组织化方式最为关键的是要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因人制宜,更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
 
  六是社会化。要更多地制定鼓励政策,形成必要的激励机制,充分发动社会力量、社会资本,构建起多层次、多形式、多服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创造条件和基础。
 
  七是职业化。农业组织化的推进,需要培育一大批懂农业、有技术、善经营、能够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未来新型农民,也就是目前所说的“职业农民”。要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田流转等推进,做好顶层设计、搞好制度建设、加强职业培训,为农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农业的长远发展,在方向性问题上不能出偏差,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必须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三条底线。让我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在苦干实干中把党中央关于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文/华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华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华农网-https://www.huanongwang.com/news/show-1172.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services@huanongwang.com。
0相关评论
 

华农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2024 HuaNongWa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关键词:华农网|农业资讯|农网中国|农业信息|农业行情|公益农业|农业批发|农业供求|农业门户网|中国农业网|中国华农网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