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搅扰了许多人回家的行程。小林缩在地铁口,等待着雨停,也思考着看房打算。这场大雨,就像近半个月来的房价波动,都让他觉得猝不及防。
8月末9月初,沉寂了数月的北京楼市又“热”了起来,新盘开盘“日光”,二手房“端着”惜售,签约均价也节节上涨。新一波的购房热,改善型购房人仍是主力。不同的是,刚需购房人越来越少,投资客们却躁动了起来。
150万元以下的区间消失了
5年前从老家来到北京工作的小林,一直过着合租的生活,不停变换的室友,稳定感和归属感的缺失,让他想拥有一间自己的“陋室”。9月,纳税满5年的小林终于获得了在北京购房的资格,兴冲冲拿着“房票”寻找二手房。
“8月下旬,我在中介网站上看过,旧宫区域一套开间,报价最低的130万元,我攒下来的50万元正好够首付。”6日下午,在去中介门店看房之前,小林如此盘算。然而,到了之后他却发现,150万元以下的房源已经悄然消失,只剩150万元到200万元区间的房子。“一套不到40平方米的开间,不到半个月,贵了30万。”
小林还是看了两套房,一套37平方米,报价165万元;一套30平方米,报价近180万元。当场,还有另外一个年轻人,也一同看了房。
“第一套房其实不好。”小林告诉记者,房子离地铁很远,公摊面积占到40%多,实际使用面积太小,首付加上税费却要80万元。更关键的是,业主全程都没有现身。然而,12个小时后,他被告知,这套房子已经以168万元的价格卖掉了,买房人既不是他,也不是同行的那位看房人。
“这意味着下一套会更贵,我的资金缺口也更大了。”小林有点茫然,即使他能张得开嘴“啃老”,他却不敢确定,自己的实力能否赶得上房价上涨的步伐。
动用500万元杠杆赶上“这趟车”
9月的初秋,气温比往年要高一些,白天行走在路上,人们都还是夏天的打扮。就像北京的楼市,在蛰伏了一个夏季后,反而在入秋后的8月末9月初,迎来了很多人意料之外的热度。
和上一波的购房人类似,“卖小买大”的改善型购房人仍然是市场的主力之一。略微不同的是,像小林这样的刚需型购房人,在纯商品住宅成交中的占比正在下降。
“倒不是没有刚需来看房,可一打听价格后,多数人就走了。”在潘家园一带工作的经纪人小田告诉记者。潘家园,一度被视为二手房市场中的一个价格“洼地”。曾经,当南三环外的二手房都已卖过40000元/平方米时,这片东三环内的区域,二手房才卖到33000元/平方米。然而,就是这半个月,这片价格“洼地”也消失了,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业主的最新报价冲到了55000元/平方米,“50平方米,只够小夫妻住,就得300万元了,连我都觉得有点儿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