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过于简单的解释,我还想知道更多的原因。于是我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主产区,亲眼看到了人家的大豆都是怎么种出来的,为什么他们的效率会这么高,以及亚马逊热带雨林到底有没有因为种大豆而被砍伐。我得出的结论是,南美洲农民的集约化生产,大量的科技投入,外加宽松的政策,造就了南美洲的农业。这里面每一条都有很多细节可以讨论,我为此写了2.5万字的考察报告,刊登在本周三出版的《三联生活周刊》上,封面是普京和乌克兰。
如果一定要总结成一点的话,我认为南美洲农业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缺乏农业传统。对了,你没看错,传统不总是对的,北半球的旧世界有太多的农业传统,但结果并不美妙。就拿简单的犁地来说,这曾经是农业发展史上出现的一项革命性技术,但后来的实践表明犁地并不是什么好事情,不但不一定提高产量,而且会降低土壤的有机物含量,破坏生物多样性,导致农业不可持续。美洲没有农业传统,美洲的农民用于尝试新的耕作技术,率先实现了大面积的免耕法,在保持土壤肥力的基础上实现了增产增收。
大面积的免耕法需要更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持,点种式的播种机是其一,其二就是除草剂。早期的除草剂不但效果差,而且污染环境,不是好东西。幸亏孟山都发明了草甘膦,一种低毒易分解的广谱除草剂,这才终于让免耕法成为可能。但是草甘膦让其他除草剂公司一下子没了生意,大家都恨死了孟山都,这家公司后来的发展,和这件事有很大的关系。
草甘膦不是没有竞争者,也不是没有缺点。于是孟山都又再接再厉,开发出了抗草甘膦的转基因技术,弥补了自身的缺陷,并再次把竞争者远远甩在了身后,同时也树了更多的敌人,招来了更多嫉妒的目光。反对者利用了人类同情弱者的天性,成功地把孟山都妖魔化了。好在南美洲的农场主们没有听信谣言,而是从实际需要出发,抛开传统和各种“主义”的束缚,本着实用主义原则,谁的技术好就用谁的,最终成为全世界大豆的粮仓。
南美洲农业的故事还有很多地方很值得玩味。阿根廷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一定要有些压力,才能迸发出斗志。巴西的故事则告诉我们,遇到恶法一定要坚决反抗,而大名鼎鼎的“民主程序”,其实背后的“阴谋诡计”一点也不少。这趟旅行让我明白了很多书斋里永远也想不清楚的道理,希望大家也能跟我一样,读了这个故事之后能有所启发。